发布日期:2024-11-29
浏览次数:
宁陕脊蛇(Achalinus ningshanensis)是Yang et al.(2022)基于7号雌性样本描述的新物种,此前被认为仅分布于陕西省宁陕县。2023~2024年,研究人员在陕西宁陕县和四川万源市共采集到了7号脊蛇属物种样本。初步的形态学检视结果表明,新采集的样本与宁陕脊蛇原始描述相符。然而,进一步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却显示,此7号样本的系统位置与Yang et al.(2022)中提供的宁陕脊蛇的系统位置不同。
图1 宁陕脊蛇两个亚种的已知分布点
五角星代表模式产地,三角形代表其他已知的地点
为了解决宁陕脊蛇样本间的系统发育差异问题,青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彭丽芳课题组对馆藏标本和新采集标本进行检视,通过形态比较、头骨扫描和PCA分析,结合多线粒体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来自陕西和四川的22号脊蛇样本形成了一个具有高支持度的单系,并与黑脊蛇(A. spinalis)构成姊妹群,而非在Yang et al.(2022)研究中所说的宁陕脊蛇与杨氏脊蛇(A. yangdatongi)构成姊妹群。本文重新评估了宁陕脊蛇的分类地位,提供了该物种进一步的补充数据。在谱系内部,来自陕西和四川的脊蛇样本分为明显的两支,两分支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分化。我们将来自四川省西部和陕西省西南部的种群描述为一个新亚种——宁陕脊蛇华西亚种。
图2 基于四个线粒体(12S/16S/CO1/cytb)基因片段重建的脊蛇属系统发育树
图3 两个亚种的PCA分析
在形态上,宁陕脊蛇华西亚种可通过如下特征的组合与属内其他物种区分:(1)尾长与体长之比雄性=0.202~0.226,雌性=0.155~0.178;(2)鼻间鳞沟长明显短于前额鳞沟长;(3)颊鳞1枚,近矩形,高与长之比=0.877~1.040;(4)上唇鳞6枚,其中第4与第5枚入眶;(5)下唇鳞5枚;(6)颔片2对;(7)腹鳞雄性155~160枚,雌性165~174枚;(8)尾下鳞雄性60~65枚,雌性49~53枚;(9)上颔齿21~22枚;(10)生活时通神背面炭黑色,具虹彩,无脊线;体腹面黑褐色。
图4 宁陕脊蛇指名亚种活体照片
图5 三维重建宁陕脊蛇指名亚种头骨
图6 宁陕脊蛇华西亚种活体照片
图7 三维重建宁陕脊蛇华西亚种头骨
目前,宁陕脊蛇华西亚种已知分布于四川西部和陕西西南部,指名亚种已知分布于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部。根据其分布,我们将新亚种的拉丁文学名定为 Achalinus ningshanensis occidentalis,其亚种加词occidentalis意为“西部的”,意指其分布范围主要在我国华西地区,同时也指该亚种的分布范围在宁陕脊蛇指名亚种的西面。
图8 宁陕脊蛇华西亚种生境照片
研究成果以“Taxonomic Revision of Ningshan Odd-Scaled Snake, Achalinus ningshanensis (Serpentes, Xenodermidae),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ubspecies from Western China”为题发表于国际动物学期刊《Animals》上。课题组24级硕士研究生徐宇浩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生马舜为共同第一作者,国家重点实验室彭丽芳博士及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松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301325)、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青年项目(2024‐ZJ‐965)和省部共建三江源高原农牧业与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2023‐ZZ‐08)的支持。
参考文献:Xu Y, Ma S, Cai B, Yang D, Zhang T, Gu T, Zhu F, Huang S, Peng L. 2024. Taxonomic Revision of Ningshan Odd-Scaled Snake, Achalinus ningshanensis (Serpentes, Xenodermidae),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ubspecies from Western China. Animals, 14, 3425. https:// doi.org/10.3390/ani1423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