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0-19
浏览次数:
受过度放牧等干扰因素的影响,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在高寒草甸逐渐扩张取代禾草类植物成为优势种而被称为“退化指示种”,威胁生态系统功能和养分循环。然而,伴随着黄帚橐吾扩张的凋落物沉积如何影响分解及养分释放过程尚不清晰。
试验在三江源区黄帚橐吾为优势种的高寒草甸中,设置黄帚橐吾和其他物种凋落物的梯度混合分解试验,测定黄帚橐吾和其他物种凋落物的重量损失和氮释放,分析黄帚橐吾生物量增多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分解1年后,黄帚橐吾重量损失及氮素释放较其他物种更缓慢;随着其生物量比例的增加,凋落物整体重量损失及氮素释放显著降低;混合凋落物中黄帚橐吾能限制其他物种的分解,这种拮抗效应进一步延缓了混合凋落物的分解(图1)。

图1. 黄帚橐吾生物量比例与凋落物重量损失和氮释放
国家重点实验室梁德飞课题组发现:高寒草甸黄帚橐吾扩张引起的凋落物生物量增多通过延缓凋落物分解的重量损失及氮释放,阻碍土壤养分输入,进而对草地碳氮循环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可能是黄帚橐吾大面积扩张的关键机制。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1380)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2017-ZZ-22)资助,研究成果于2021年12月23日以“黄帚橐吾对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及氮释放的影响”为题发表于生态学杂志(IF= 2.997)。
文章doi:10.13292/j.1000-4890.20220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