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简介
    学术委员会
    实验室领导
    组织结构
    研究方向
  • 研究队伍
    首席专家
    学术骨干
    青年博士
    技术人员
  • 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
    承担项目
    论文发表
    授权专利
    学术著作
    新品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国内合作
    开放课题
  •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制度
    文档下载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学习软件及资料
  • 仪器服务平台
  • 党建工作
  • 宣传栏
    国重宣传
    大美青海
    科普宣传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简介
    学术委员会
    实验室领导
    组织结构
    研究方向
  • 研究队伍+
    首席专家
    学术骨干
    青年博士
    技术人员
  • 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
    承担项目
    论文发表
    授权专利
    学术著作
    新品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国内合作
    开放课题
  •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制度
    文档下载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学习软件及资料
  • 仪器服务平台
  • 党建工作
  • 宣传栏+
    国重宣传
    大美青海
    科普宣传
  •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 实验室简报
  • 通知公告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社会服务
  • 大美青海
新闻中心
  • 实验室简报
  • 通知公告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社会服务
  • 大美青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验室简报

【中国新闻网】实验室主任赵新全:青藏高原生物关键物种较20年前增加2至3倍

发布日期:2023-08-16 浏览次数:

中新社青海果洛8月15日电 (刘洋)15日,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新全在首届青海果洛人才论坛上介绍,青藏高原关键物种种群数量与20年前相比增加2至3倍,受威胁等级下降,高原生物多样性恢复迅速。

青藏高原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第三极”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独特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赵新全表示,以上个世纪末或80年代野生动物受严重威胁时为参考值,之前报道显示藏羚羊大概数量不足两万只,近年来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多,藏羚羊由保护初期的不足两万只增加到六万至七万只,藏野驴缺乏参考值,但是如今数量已恢复至3.6万只,野牦牛和白唇鹿也在一万只左右,所以青藏高原生物关键物种种群数量较20年前增加2至3倍。

7月28日,在青海玉树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高原精灵”藏羚羊。刘洋 摄

据了解,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首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老一辈科学家参加综合科考,通过收集大量标本和科学资料,出版一系列相关专著,为青藏高原地区的区系分类、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据赵新全介绍,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时,通过大面积普查发现,青藏高原过去许多年没有出现的物种又重新出现,同时不管是食草动物种群还是食肉动物种群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生态系统整体性趋于完整。

“此次考察研究通过使用新技术手段开展调研,更好地研究及发掘了青藏高原地区物种新纪录。”赵新全说,这些前瞻性的工作也揭示了区域生物多样性分化和适应的冰山一角,有待更加系统和深入地调查和研究。

赵新全提出,将通过统筹中国科技力量组建生态监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模式集成为主的区域性科技创新联盟和新型研发机构,不断优化区域科研体系,建设好“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三江源综合科考基地”。(完)


转载自 中国新闻网

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青海大学 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宁大路251号
  • 邮编:810016
  • 联系电话:09715201533
  • 邮箱:sklpe@q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