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简介
    学术委员会
    实验室领导
    组织结构
    研究方向
  • 研究队伍
    首席专家
    学术骨干
    青年博士
    技术人员
  • 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
    承担项目
    论文发表
    授权专利
    学术著作
    新品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国内合作
    开放课题
  •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制度
    文档下载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学习软件及资料
  • 仪器服务平台
  • 党建工作
  • 宣传栏
    国重宣传
    大美青海
    科普宣传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简介
    学术委员会
    实验室领导
    组织结构
    研究方向
  • 研究队伍+
    首席专家
    学术骨干
    青年博士
    技术人员
  • 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
    承担项目
    论文发表
    授权专利
    学术著作
    新品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国内合作
    开放课题
  •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制度
    文档下载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学习软件及资料
  • 仪器服务平台
  • 党建工作
  • 宣传栏+
    国重宣传
    大美青海
    科普宣传
  •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 实验室简报
  • 通知公告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社会服务
  • 大美青海
新闻中心
  • 实验室简报
  • 通知公告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社会服务
  • 大美青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验室简报

【新华社】2023年长江源食草动物及草地质量科学考察启动

发布日期:2023-08-11 浏览次数:

新华社西宁8月10日电(记者陈杰)长江源食草动物及草地质量综合科学考察10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启动。长江源地区食草动物多样性和草地承载力变化是此次科考的重点。

本次科考依托青海省“帅才科学家负责制”项目“三江源草地多功能性相关的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及创新范式研究”及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科考由青海大学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兰州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

科考负责人、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新全介绍,科考将采用直升机、无人机和地面调查联合作业,利用可见光和热红外遥感技术监测大型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并通过多光谱和高光谱遥感技术获取高寒草地物种及其生产力参数的一手资料。

这是2022年7月19日在长江源地区拍摄的藏野驴。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近年来长江源草地植被盖度和生物量总体呈增长态势,同时有蹄类野生动物数量持续增加。”赵新全说,食草动物直接影响草地质量,合理牧食有利于牧草生长、维持物种多样性,而过度牧食则会引起草地退化。其中,草地承载力是衡量草地利用状态的重要指标。

本次科考将进行“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实现高空间分辨率大型食草动物、高光谱分辨率草地植被信息的监测,为评估三江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变化以及草地承载力探索有效方法。

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与物种宝库。

据介绍,本次科考成果将有助于揭示长江源草地质量及牧草供应能力、食草动物数量及其对牧草需求量,为长江源草地合理持续利用提供基本数据和解决方案。


来源 新华社

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青海大学 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宁大路251号
  • 邮编:810016
  • 联系电话:09715201533
  • 邮箱:sklpe@q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