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30
浏览次数:
2024年9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山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国际三角洲论坛在东营召开,本次论坛以“生态 农业 科技”为主题,开幕式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邵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傅廷栋,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中国科学院原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张林秀,国家发改委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院长袁羽钧,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主任沈水生等出席。
山东师范大学主办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暨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分论坛,该论坛得到了东营市市校合作资金重点项目的支持(项目负责人为杨桂文教授)。出席本次论坛的有国家新世纪千百万工程首批人选、青海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新全,国家杰青、山东大学教授王德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指定联络处联络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观察员温武军教授,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盖云飞,生态保护研究处处长万有慧等专家和领导。此次论坛由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科学院院长马长乐教授主持。
首先,温武军教授致辞,他阐述了气候变化严峻挑战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表示需要侧重多样性多元化发展,强调跨区域合作和世界性的技术合作,同时对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给予肯定,鼓励各位参会代表借此平台交流合作,扩宽研究领域广度和深度,共同发展。
论坛报告环节,国家新世纪千百万工程首批人选、青海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新全做题目为《基于三江源区草地资源空间配置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的报告,阐述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草地的重要性,对草地多功能性的新认知并从资源、生物多样性、以及空间三方面对草地开发与利用,旨在通过对草地资源空间配置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守护黄河源头,希望对黄河下游三角洲的相关工作有所启示。
国家杰青、山东大学教授王德华以《环境变化与动物的生理适应》为题做报告,报告阐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草原鼠兔、布氏田鼠等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变化对动物的代谢以及行为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唐学玺,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洪军,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刘华清,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站长宋维民,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樊守金,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圆圆,山东博物馆自然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任昭杰、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建军,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刘腾腾依次进行会议报告。各位发言人针对黄河三角洲的海、湿地和盐地特殊的地质环境,从植物和动物等方面探究生物多样性对于黄河三角洲的重要性,着眼于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开发,为解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相关问题上建言献策。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基石,该论坛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展示了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重要进展,对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转载自“山东师范大学东营研究院微信公众号”